從小到大,我大致上不太有體重煩惱,身高固定之後(157公分),體重一般都固定在52公斤加減2公斤上下,夏天比較瘦,冬天胖一點。雖然體型不算纖瘦,但基本上不用多麼費力控制便算是中等身材,也可以知足了。我蠻得意自己可以一直維持身材,尤其已經過了身邊許多人都發福的三字頭年紀,我都還能保持不變,讓我以為這是天生的體質,樂觀並自信以為可以持續一輩子不會改變。誰知去年下半年我悄悄的變胖了。體重起起伏伏但長線走高,所以一開始我掉以輕心,以為只是排便、水分或生理期的誤差而已,等到發現已經穩定站上人生新高點,每張相片,不小心就腰間三層肉、臉特別圓,我才開始緊張要減肥。

以前的經驗,都是發現稍微胖一點就趕快克制少吃或運動,所以也很快回復常軌,可是這次胖了一截,而且跑步習慣已經停了好久了。於是我報名參加學校為期兩個月的減重班(一週一次,每次一小時的有氧或皮拉提斯課),老師說:「我不知道你們是減重班,其實皮拉提斯是訓練核心肌群,對減重成效不大。」似乎確實如此,上完課後肉體和精神鬆弛舒暢,但兩個月下來,前測和後測的結果相較,體重並沒有顯著的改變。

減重班之後,我又回到缺乏運動的生活,而且仍舊不想跑步。眼看到了年底,冬天是大食的季節,而且吃吃喝喝慶祝節慶的機會很多,尤其是回高雄老家過農曆新年,我都會胖一圈......想到就覺得很不妙。就在這時候,我偶然看到一個減重方法「168間歇性斷食法」,覺得可以一試。

所謂「斷食」不是「絕食」,是少吃而不是不吃。學理是這樣的:平常我們是睡覺8小時,醒著的16小時之中持續進食。而「168間歇性斷食」便是把時程倒過來,16小時空腹,在8小時之內進食完畢。因為空腹10-12小時內消耗肝醣,12小時以上才會開始燃燒脂肪,所以空腹至少要12-14小時以上才能達到減脂的效果。另一方面,本來吃三餐變成吃兩餐(少了早餐或晚餐),熱量攝取「理論上」會比較少(當然兩餐仍要一般的份量,絕對不能抱著補償心態大吃大喝)。間歇性斷食法有很多種,168是其中最容易入門的一種,進階的還有20:4(空腹20小時,進食窗口4小時,相當於一天只吃一餐)、5:2(一週5天正常吃三餐,選不相連的2天,這天吃500大卡的小餐)。根據研究,間歇性斷食法是減重法當中比較不會掉肌肉的方法,也不必偏食或忌食特定食物,營養均衡攝取比較容易持久。

減重的不二法門不外乎「少吃多動」,實則「吃七動三」,忌口比運動更直接有效。「168間歇性斷食」的好處是有紀律、有彈性且容易實行,我選擇減掉早餐,原則上從中午12點到晚上8點為進食區間,只要一天中吃進第一口起算8小時內進食完畢即可。於是當天立即執行(「從今天起」的強烈決心!)。本來只是想實行到農曆年前(48天),好為年節的大魚大肉爭取一點空間。沒想到,欸,不太痛苦耶,我連年假期間都沒有破戒,到今天剛好兩個半月了(75天),我還會繼續執行下去,預計滿三個月再做評估。以下是用同一台體重計測出來的體重數字:

 

12/07(六):55.4KG 12/14(六):54.7KG 12/21(六):54.3KG 12/29(日):53.8KG
01/05(日):54.1KG 01/13(一):54.1KG 01/21(二):53.9KG 返鄉過年
返鄉過年 02/11(二):53.4KG 02/18(二):52.5KG 3/15(日):52.5KG

8/3補述:

4/12(日):51.6KG 5/15(五):51.8KG 6/13(六):51.7KG
7/13(日):51.1KG 8/3(一):50.8KG 持續中,但不再更新數據

成效揭曉:截至8/3,3個月減2.9KG,半年減3.7KG,8個月減4.6KG。

前三個月大概一個月減一公斤,三個月之後下降幅度趨緩,但整體趨勢向下。

2-3月有一個停滯期,4-6月又一個停滯期,此時務必堅持紀律,不要太在意數字。

最近開始有人說我變瘦了,表示外型已經看得出改變,我便回答「對呀我減肥成功了。」

 

值得欣慰的是:年假期間沒有變胖還變瘦,這是沒有加入運動光是斷食的結果。看其他YouTuber的經驗分享,一個月動輒減個3-5公斤以上,而我自己是「沒那麼簡單」。再次證明:要胖一公斤很容易,但連減一公斤都困難,真要謹慎吃進口裡的每一口食物啊!我曾聽過一個說法:如果很少有「餓」的感覺,那就是吃太多了。每個人隨著年紀增長,基礎代謝率變低,自然會發胖,所以「順其自然」是會變胖的,必須要自覺的節制或鍛鍊才行。稍一鬆懈,每年增加個兩三公斤也是容易的事,年年刷新紀錄(所謂「沒有最胖,只有更胖」),幾年下來就回不去了。

至於我對168間歇性斷食的適應性,如果痛苦指數滿分10是最痛苦,我想我會給3分吧!算是無痛、可長可久。過程中我最大的痛苦來自於「不吃早餐」,倒不是饑餓的問題,我想大家都曾有這樣的經驗:不管前一天晚上睡前如何飢腸轆轆,睡一覺起來就不餓了,甚至還沒開胃沒有食慾。不吃早餐的痛苦主要是舊有的習慣和觀念:沒吃東西怎麼工作?起先遇到早上課多的時候,我明顯有易怒、缺乏耐心的暴躁感。這時需要調整心態:破除對吃早餐的執念,早餐並不是非吃不可。理智地告訴自己:身體的能量可以應付,不會餓死,大概經過一個多月後的適應期後真的沒什麼。我非常喜歡喝無糖茶,只要有茶可以喝,心理就獲得慰藉和滿足,因此通常會在前一天晚上準備一大杯無糖紅茶供隔天早上喝,也常把計畫「待會要吃什麼呢?」當作一種愉快的小煩惱。

比較有飢餓感的時刻是「吃完晚餐後就不再吃東西」,亦即戒掉宵夜。我是夜貓子,晚上常隨手取用小零嘴不以為意,反正我不太愛甜食又(自認)稍有克制,吃得不多,殊不知日積月累還是很可觀。這個大家應該也有經驗,飢餓感是一波一波的,就算餓,一陣子就過去了,用意志力克服。其實晚餐過後本就不該再吃些有的沒的,這是一種好習慣的養成(如果我們把「吃宵夜」視作一種壞習慣的話),對我而言,集中8小時的進食窗口是其次,不吃宵夜的收效或許更大,我後續也想要一直保持這個好習慣。

而且,大部分情況不是餓,是嘴饞,間歇性斷食有助於釐清對身體、對食物的感覺,就像電擊心臟使心率重新調校,長時間斷食也是一種歸零再調整,判斷是餓還是嘴饞變得清晰,餓了才吃,甚至一點點餓都還不用吃,何況只是嘴饞,何況想吃就吃呢?另一方面,我覺得只吃兩餐帶給精神上的不全然是痛苦,忍耐所伴隨的期待最美,日常不過的吃飯成為一件超級幸福開心的事,我以前對於吃飯沒有這樣強烈的感覺。飲食本是人之大欲,充分珍惜每頓飯的滋味、仔細感受味覺的純粹愉悅,每天都有簡單真切的美好時刻,這不是更富有感受力的生活方式嗎?

我決定開始168間歇性斷食時,有點悲傷地想著連早餐都不能吃了,那怎麼是長遠之計?以後怎麼瘦得了?但當時一心只想趕快減一段體重下來,有個紀律遵循總比無所作為來得好。然而現在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,我會說,即使不再執行間歇性斷食,我也願意做到:注意吃進去的每一樣食物。早餐盡量不吃,若「不得以」要吃早餐,選擇優質蛋白(牛奶或無糖豆漿加茶葉蛋)當一餐。晚餐過後不再吃任何有熱量的東西,並注意一日總熱量攝取。如果能做到這樣,應該是不至於胖到哪裡去的,飲食控制真是一輩子的課題啊!當然,找回運動習慣,動吃動吃雙管齊下,更是長遠的目標。

脂肪燃燒的聲音咕嚕作響,享受餓並快樂著。

 

補充閱讀:泰倫斯.基利,《我,不吃早餐》,商業周刊出版社。

※書中提及吃早餐的危害:

「年滿四十就不再適合一日三餐。」、「成年後一天僅需進食兩次。」、「靜態工作人士一日兩餐為宜。」

「中午之前不要攝取任何熱量。」

華莉絲.辛普森(即溫莎公爵之妻,著名的辛普森夫人):「苗條猶如財富,一個人再怎麼苗條都不為過。」

凱特.摩斯:「苗條的滋味遠勝任何美食。」

「早餐是危險的一餐 。」吃早餐至少會帶來四種健康危害:

1.吃早餐會增加我們攝取的總熱量,吃早餐攝取的熱量不會等於午餐少攝取的熱量。

2.吃早餐會引發強烈的飢餓感。

3.早上是身體自然產生胰島素抗性的時間,吃早餐會加劇代謝症候群。

4.早餐通常富含碳水化合物,會讓代謝症候群更加嚴重。

 

※書中關於「不吃早餐斷食法」(即「八小時減肥法」又稱「限時進食」)的描述:

「何時吃東西或許跟吃什麼東西一樣重要。」

一天只吃兩餐可降低:體重、肝臟脂肪、空腹血漿血糖、胰島素濃度、升糖素濃度、胰島素敏感性。

總之,無論減重或是維持健康,週期性斷食比單純限制熱量來得有效。八小時減肥法(即十六小時斷食法)是最好的斷食法,而且最佳做法是不吃早餐、上午的點心與宵夜。

 

※非吃早餐不可的話,該吃什麼?

理想的早餐應該是先吃一兩顆水煮蛋,

再吃草莓(升糖指數和升糖負荷低的水果,除了香蕉、西瓜和葡萄之外。水果的纖維可以抵消糖帶來的風險)加鮮奶油(全脂乳製品,包括鮮奶油、牛奶與乳酪、優格)。

如果還是很餓,乳酪搭配生菜應可畫下完美句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胡花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