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一:我不知道我20幾歲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耶?

我報名了一個救生員訓練班,不是為了想當救生員,而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游泳能力,我一直懷抱著泳渡日月潭的夢想。

但一想到要去上課就高興不起來,怕跟不上,也怕人家想「彼个姊仔哪會攏教袂曉?」可是明明是我自己報名的,我都弄不懂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了。

填報名表年齡那個欄位,44這個數字連我自己都覺得心驚,我很少意識到自己已經這麼大了。果然,全班連同我八個學員,看上去全都25歲以下,還有人需要簽家長同意書。

下午水訓先檢驗程度,游自、蛙各100公尺。泳池50公尺長,後面25公尺水深兩米。結果我看到深水就有心理障礙,踩得到地的前25公尺就多次著地,到深水區的邊緣直接游回頭跟教練說我不行。

之後教救生四式,所有人一趟一趟來回的游,教練叫我游到前半就好,停在原地等其他人回頭再跟上。接下來教潛泳、入水法、帶人法不意外的通通跟不上,這就不是水深水淺的問題,而是水性沒有年輕人好。看大家20幾歲就那麼會游(其中有兩個是泳隊的),我在想我20幾歲的時候到底幹什麼去了,我還真的不知道,或許本來就沒做什麼建設性的事,也或許太久遠了想不起來,畢竟那都是20幾年前的事了......(遠目)

下課前,教練說只要勤加練習,大家應該都可以順利通過體育署的救生員證,「只有這位大姊比較危險」。我聽了囧臉,不是因為說我考不過,這點自知之明我還有,而是因為「大姊」的稱呼成真了。我還以為自己看起來30幾歲還說得過去,能稱得上一聲「小姐」,結果真是想得「美」。

訓練費用明天才交,教練說曾有訓練份量太重打退鼓的前例,我猜大家一定都不看好我明天會出現。哼哼,那可就太小看中年才學新技能的人的決心了。這個年紀的臉皮已經有些厚度,這點臉還丟得起。再說我本來就沒有要當救生員,一點都不在意考不考得過,但跟著訓練多少總會有進步,能學會自救的部分就滿足了。

下課後,我去旁邊的小池游了幾百自和蛙,可惡我真的可以啊!可是當場就是游不出來。

 

參加救生員訓練的40幾歲阿姨

 

---

之二:每天每天都在忍耐

9天的訓練,是從週六日開始,到下一週的週六日,也就是有四天的假日+五天的平常日。假日從早上8點到12點、下午1點到4點半;平常日從晚上6點到9點半。結束時間基本固定,而開始時間有幾天有半小時的彈性。上課內容大致是每個時段(上午、下午或晚上),上半場做水中訓練(救生四式、潛泳、拖帶假人與模擬救溺),下半場做陸上或淺水訓練(CPR+AED、哈姆立克、長背板、拋繩)。

我終於熬過上半場之後都會鬆一口氣,覺得下半場可以撐得過去(又過了「『水深』火熱」的一天)。大家進去就都會救生四式和潛泳的樣子,教練簡單講一講,之後就讓大家一直游練體能,可是我就是不會才來學的啊!難道不怕深水、救生四式和潛泳,都是水性好到一個程度就會自動長出來?

有個學員大概是看我每一樣指令都做不來,顯得很憂鬱的樣子,就問我問什麼想來報救生員班?我回答「因為想培養自救的能力」,她理解且不無同情的說:「可是救生班大部分都在教救人齁?」教練看我訓練期內練到達標的希望渺茫,問我有沒有要考體育署救生員?我回答沒有,「我只是想增進自己的游泳能力而已。」我考慮過,救生四式+踩水+潛泳,只有在救生員訓練班才學得到,除非請一對一的教練個別指導,但所費不貲,至少要花兩倍價錢。而且有深水池的游泳池很少,就算有,我也不敢去試,無從接觸又談何適應?我想只要對游泳技術有追求的人,終究會想要接受救生員訓練、試試自己的能耐,順利通過固然證明自我,就算不行,也算是圓一個夢。

我該感謝救生員資格必須通過體育署考試的新規定。在前幾年民間機構可以認證的時期,機構都會設入訓門檻,大部分是規定男生五分鐘、女生六分鐘內游完200公尺(自100+蛙100)。早在幾年前我就動過參加救生員班的念頭,無奈技術不佳,無法在時限內游完,會在第一關水測被刷掉而卻步。但現在民間機構只提供「訓練合格證明文件」,第二關必須由體育署把關授證,所以許多機構都放寬入訓標準,像是我報名的ISCA是游200公尺沒有時間限制,甚至我沒游完也收了。如果是以前民間機構也可以認證的情況,一定會從嚴審核,我應該連入訓都沒有辦法,要不然就是訓練中途被汰除,哪裡能像現在這樣跟著練、跟著學,最後還拿到訓練證書,算是為有興趣卻程度不到位的人開了一扇方便之門,對我而言是個大好機會。

教練給我個別的課表,從拿浮板開始適應水深和練習基本動作(想像一群參加救生員訓練的游泳高手當中,混著一個拿浮板的有多違和)。有時候分配給我們使用的水道數較多(三水道),我還能自己單獨使用一條水道,免得妨礙其他學員的動線。教練告訴我盡量跟著大家一起練習才會有進步,但讓我分量減半,簡直是泳訓班的待遇,讓我很感念。

我光是適應兩米的深度就花5天。第二天開始就全在兩米池訓練,起初我光是聽到下水就面有難色,但沒有退路。教練讓我在第0水道,伸手就搆得到岸邊,泳壁側邊還有一條溝槽可以讓人站立休息,我總是貼著泳池邊邊游,教練總叫我游過去一點啦!不要怕啦!到了第6天因為第0水道有別人用,全體移到第1、2水道,我想到沒有歇腳處就快嚇死,擔心中途游不動了會直直沉下去滅頂,即使抗拒,也只能硬著頭皮「下」,中間攀水道繩、到池邊手伸直抓跳臺邊緣,好不容易活過這天,但隔天起我對深水的恐懼感減輕多了,可見人真的需要適度逼迫。然而深水的心魔很難完全克服,即使現在也只是「好一點」而已,譬如兩米池剛訓練完,場地還熟悉,應該沒問題,但如果深過2米或開放水域,我仍有些怕、沒有十足的把握。

最後一天結訓的成績:

※基本能力

救生四式:練習時一式從來都游不完25公尺,必須分段游,或者游不下去就換成一般式,如抬頭捷轉自由式、抬頭蛙轉蛙式等。順暢度基本仰泳>抬頭蛙>抬頭捷>側泳,到最後側泳姿勢還是錯的,會踢成蛙腳的樣子。當天別人考200公尺我只要游100公尺,聽到四式各25公尺讓我大受鼓舞,神力爆發把它游完了,4分22秒。但與及格標準200公尺6分鐘內差得很遠。

踩水:標準是連續踩3分鐘。我踩1分半左右就累了,把頭沒入水裡做幾下韻律呼吸再繼續。但比起訓練前還是有進步,撐的秒數延長,就算踩不動也可以不急著去抓岸邊了。踩水時,兩位教練在岸上討論我的程度應該沒有這麼差,其實我的一般式(自由式、蛙式)姿勢還不錯之類的,我就在水裡回話:「教練,我真的不行啦!」教練說:「踩水還可以講話,不就代表沒那麼差!」

※救援能力:

拖帶假人:主要是潛不下去的問題,練習中只有一次成功把假人拖帶到另一側。測驗當天雖有把假人從水裡撈上來,卻只拖了10公尺左右,自己的頭就載浮載沉而嗆水了。及格必須在50秒內拖帶25公尺,就算我有拖完也無法在時限內完成。

模擬救溺:不但救不起來,還常害得扮演溺者的夥伴嗆到,讓我很過意不去。

潛泳:標準是潛20公尺。潛不下去一直是個大問題,後來偶爾能順利下潛,但短暫潛一段就會太害怕沒氣趕快浮上來,加上蛙式水下大划手的姿勢,以及蛙泳腿的配合不到,以致前進有限,就算蹬池壁也頂多10公尺。

跑繩:幸運的一拋就過,全部人都為我鼓掌,只有我享受這種待遇。

 

---

之三:從游泳談游泳以外

救生員訓練班終於結訓了,最後一天只有一件事就是整個跑過一次考試流程。雖然我測驗項目幾乎都沒過,全部人都完畢後,教練當場發訓練證明,唱名到我的時候,我高興的說:「啊!我也有喔!」事實上確實也無妨,因為現在救生員歸體育署管,報考體育署救生員(正式救生員)的規定之一是「取得訓練機構核發之訓練合格證明文件」。若沒有接續去考體育署救生員,這張證明只代表受過訓練而已,並沒有當救生員的資格(暑假打工掰了~)。

這9天之中,我每天光是出門去上課都要經過一萬個心理準備,甚至從好幾個小時前就開始緊張焦慮。一到游泳池的第一件事就先各項水訓(練體能),我都跟不上,而且差得很遠,即使教練已經讓我份量減半甚至是給我單獨的課表了,我還是覺得好累,而且很自卑,充分體會什麼叫做「習得無助感」。我真心覺得當老師的人都應該去學習一門自己不擅長的知識或技能,以後就會對跟不上的孩子有更多的體諒。

此外,我對「鈍感力」一詞有更深刻的領悟,所謂「鈍感」就是「敏感」的相反。教練和其他學員很友善,但我自己太在意程度和年齡落差,時時抱著一種慚愧的心情,也怕聊多了人家會問我做什麼工作,總是默默的看著其他人聊天談笑。教練叫我「大姊」,到後來其他學員叫我「阿姨」,我也隨便了--好吧阿姨是媽媽的姊妹,我當這些大學生的「媽媽級」確實當得過去。我不後悔自己未能更融入一些,畢竟有時候自己的個性和客觀上的隔閡就是沒有辦法,然而我很自豪自己忍耐過去了,該出門就出門、該上課就去上,只想著自己該做的事,別的都不要去想。

意志力是有限資源,還好只有9天,若是更多天實在很難撐。我想過一個辦法:週一到週五是晚上上課,白天可以先去樹林運動中心的游泳池自主訓練,卻連一次都沒有做到,回想起來,因為我全副心神都在對抗排拒感、憂慮和壓力,每天準時去上課就已經盡力了,哪怕再多做一點點都無法,於是就會給自己找理由:我是怕深水,在一般泳池練沒用;距離游不到是體力不佳,多練反而耗體力等等。以「過來人」回顧這段經歷,那些擔心害怕都是不必要的,如果以後有類似情況,我希望我能更堅強、多做一點自己能做的事情,哪怕徒勞也是努力過了。後來才知道另外兩位女學員,一位每天都會在自家社區的游泳池練習,另一位會提早半小時到一小時來在上課前先游過,更何況她們都年輕體力好、游泳基礎又扎實,我光羨慕別人,卻沒有想到她們看似輕鬆的背後,也是練習得來的,高手尚且不間斷的練習,而我狀況外還找一堆理由,豈不慚愧。

今天聽到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,「量的累積帶動質的變化」,若我能按原定構想在週間5天加練,每天一定感覺有進步、最後表現一定會更好,就像同事中興說的:「水性培養起來後,自然游泳的能力就會進步;游泳能力慢慢的進步,自己的自信心就會增強。」練習帶來自信,也許就不會那麼害怕和抗拒,回首這一段,慘烈的感受也會有所改觀吧!知道自己具備「能駕馭環境的技術」,根本不用怕深水才對。

與其說游泳程度增進多少,不如說是讓我更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有足夠的韌性和忍耐力,了解自己個性更成熟了(20幾歲時的我,極有可能會放棄),如此說來,年齡增長也有好的一面。運動員的「訓練」,某種意義上也是個性的「修練」啊!

 

鄧亞萍.png

▲鄧亞萍:「這一趟沒有可能有任何的捷徑,一開始上來就是量,先起量,量到一定程度是質的變化,只有壓到那個程度以後才有質。前面沒有量,(就)沒有質。」

邓亚萍谈顶尖运动员都有特殊癖好?!自己写了60万毕业论文从剑桥毕业!

鄧亞萍.png

▲鄧亞萍:「但是我一直堅持是什麼?你只要掌握了技術了,其實你什麼地方都能去。所以又回過頭來,其實我們......你不要看運動員,我是覺得我們是技術控。當然你會了這個技術了,你再看任何什麼高度,或者什麼地方,你知道你能駕馭。」

邓亚萍复盘伊藤的比赛盘的太细都被日本学走了!窦文涛:泄露了国家机密!

 

參加救生員訓練的40幾歲阿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胡花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