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本書,在我30出頭歲看到了之後,讚嘆它是「影響我30年來的人生最大的一本書」,這本書就是近藤麻理惠的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。

人生整理魔法.jpg

 

這本書現在已經相當出名了,但對當年的我而言,簡直是「劃時代」的觀念--「為什麼總是整理不好?」,最根本的答案就是「因為你東西太多」,整理之前必須要先丟,先丟,再歸位。從此,我們家的人都把「把東西丟掉」,稱之為「魔法掉」,就是從這本書的典故來的。要特別說明是字面上的「丟」不見得是真丟,泛指各種處理方法,可以是回收、送人或賣掉等,以下文章中所提到「丟」都是這樣的。

 

1.整理的原理原則

這種丟掉多餘物品的取捨標準,端看自己喜歡、常用的是哪一件(基本上,喜歡就會常用),與價格不必然相關。例如,我有兩把指甲刀,但一個人顯然並不需要兩把指甲刀,因此只該留一把,將另一把魔法掉。我的一把是台灣「生活百貨」買的銅板價指甲刀,另一把則是日本買的貴桑桑的名牌貝印指甲刀,但我常用且順手的是台灣便宜指甲刀,那就要把日本那把魔法掉,即使它是名牌且昂貴。所有擁有的物品都按這個原則地毯式的挑選過一遍,只留下必要且合理數量的東西,完全沒用到的東西也不該留。一開始這樣做的時候,很違背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愛物惜物觀念:明明好好的剪刀、新新的一大把鉛筆、還能穿的衣服......,卻都要丟掉,充滿覺得自己很浪費的良心不安感。可是,要知道我們把它囤著,也稱不上物盡其用,就像是我們為了不浪費食物勉強塞進肚子裡,除了讓自己發胖以外,並不能分毫幫助到非洲的飢餓難童一樣。並非每件物品都要用到壞掉才行,就像不是每個來到我們身邊的人都要變成朋友。所謂「愛物惜物」現代意義,能為物品安排它得到第二生命固然最好,即使是真的丟掉,懷著感謝它和我們「一期一會」的緣分,然後放手讓它離開我們的生命和空間,試想,如果這些物品有知,一定也不願意被遺忘在某個角落、成為主人的負擔。

麻理惠自有一股鼓舞行動的魔力,往往等不及讀完全書,閱讀到哪裡,就會忍不住跳起來依書中進度整理起來。其他相關著作一時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,《斷捨離》作者山下英子的書名創造出一個經典詞彙:斷--斷絕不需要的東西,捨--捨棄多餘的廢物,離--脫離對物品的執著,雖沒有像麻里惠一樣帶給我「開天眼」的全新眼界,然而對於我們這種已經被啟蒙的人來說,當真求知若渴的把市面上所有的整理書都盡量找來看,將「斷捨離」在居家生活運用到極致,例如倡導「極簡主義」的約書亞.貝克和佐佐木典士……等,緩莉舞的漫畫「我的家裡空無一物」拍成6集的短篇日劇,台灣作者Phyllis的《零雜物裝修術》等,這些書籍都對我很有啟發。不過,比起「極簡」,我更認同「簡單生活」,極簡到家徒四壁(就是字面上的:家裡只有四面牆,幾乎「『家』無長物」像樣品屋一樣),對我來說是不太人性化的,人都會有喜好興趣(如收藏、裝飾)、想過更舒適的生活(如沙發、床舖),這些都無可避免的造成物品增加,我認為能夠做到「室靡棄物、戶內灑然」(屋裡沒有丟棄不用的東西,房裡乾乾淨淨)也就很好了。

 

2.「一束鮮花」效應

以前國立編譯館的國小課本有一篇課文〈一束鮮花〉,全文如下:

一束鮮花.jpg

同樣道理,利用有限時間,可以先整理一個小地方, 如書桌、包包、衣櫃、玄關、廁所等。我還記得11年前自己的經驗,由於麻里惠建議從衣服類開始整理起,當時在正吉協助下,第一個「現出原形」的就是明亮整齊的衣櫃,從此開啟我斷捨離的契機。現在每天下班前、我已經養成習慣花5分鐘把辦公桌整理好再離開。有個「5分鐘法則」--任何事情能在5分鐘內做完的,那就立刻去做!下班前把桌面淨空,書本物品歸位,明天還要用的紙張資料收到特定的抽屜,暫時需要保留的東西放到後面的櫃子裡,等有空時(通常是學期末或開學初)一次整理。同事說我的辦公桌是「全開大小」,我也很得意辦公桌整齊程度建立起口碑,每天一早最先面對的是乾淨清爽的辦公空間,對心情很有幫助。

但以前的我不是這樣,我出了名的亂糟糟,總以自己「亂而不髒」、 「不擅長收納」作為理由。大學和研究所住宿舍時,我的床舖不是平整的,因為宿舍個人空間小,各種大小東西隨手就往床上擱(很好理解,因為床的面積比較大),睡覺前就往靠牆側的床邊一撥、一推,空出足以平躺的空間就可以睡了,有時一翻身,迷迷糊糊中感覺顛簸,摸索從身下抽出一本書、一團皺巴巴的衣服,甚至一個鯊魚夾等任何雜物都是常態。

後來出社會,第一份正式工作兼任行政,一開始交接給我的座位就很「充實」:書架上放滿歷年的業務檔案夾,被告誡以後評鑑要用到(其實只要留前兩年、含今年共三年就好,但我當時不懂也不敢丟;加上公家機關每事必寫計畫、做成果,評鑑彷彿資料軍備競賽的風氣,都助長了文件爆量的情況),打開抽屜幾乎都被公物和財產佔滿,隨時都有公文夾來往桌上一丟,暫離回來就看到桌上橫七豎八的,讓本來就不善收拾的我從無能為力到徹底放棄,每天下班就落荒而逃。坐在我旁邊的主任是個很整潔的男性,常常搖頭看不下去,勸我收,我都覺得亂又沒什麼,工作有做就好了,因此依然故我,完全沒把保持乾淨整齊放在心上。

對了,就是「不以為意」的心態,我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,之所以把自己身處的環境弄得一團亂,除了沒有建立起「先丟再整理」的正確觀念外,最根本的其實是心態問題--不把維持整齊當作一件重要的事,自然也沒有養成整理的習慣。但經過整理魔法的改造之後,我脫胎換骨,也很珍惜自己的新形象,再也不願意被視為一團亂的人了。世界上許多的事情都是「求則得之,舍則失之」,整理就是其中一樣,現在我願意做個:把追求「整齊」當作目標、願意保持整齊習慣的人。

 

3.整理,真的會有好事發生

麻理惠在書中談到客戶回饋整理後的人生變化,有人開始創業、有人決定和老公離婚、有人業績竟然大幅提升、有人夫妻感情變好、甚至有人不知不覺就減肥成功了。而我也有類似的經驗。

我一邊讀著這本書,一邊按建議的順序陸續整理。每天下班後就開始動手,每晚清出兩三個垃圾袋,持續了一個禮拜,一共丟出十來個垃圾袋,一個人怎麼會有那麼多東西呢?看著煥然一新的房間(那時在外面租的套房),明亮清爽,頓時開闊了起來,我很高興的請朋友來我家玩。冥冥之中有種說不上來的預感,好像我已經完成了什麼,準備好要做出什麼改變或轉換了--當然,這也可能是後設認知,到現在我還是半信半疑,不太敢肯定這感覺是否真實存在。

當年我考上教甄, 離開待了4年的宜蘭蘇澳,換到現在這個地方,今年是我在樹林的剛好第10年。

因此,這本書才取名叫「人生整理魔法」,整理的不只是環境,還包括自己的人生。我想這是因為,有條理的生活是有擴散效應的,環境變好了,生活中的一切都會隨之變好。

我什麼時候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建立起新形象了呢?某次有個學生說沒有拿到習作,問我是不是遺漏了他的?我回答:「我的桌子很乾淨,不會找不到東西,如果你的習作在我這裡,我一定知道。」然後那個學生點頭,就接受了我的說法。那個瞬間,我知道我徹底遠離了過往的混亂,給外界以整齊、條理分明的印象。當然,轉換環境是一個改變形象的絕佳契機,我認為「整潔」印象會產生月暈效應,讓整個人的形象都正面提升,也令我為此感到驕傲與自豪。

撇開抽象的他人與自我感覺良好,整理具體的好處更是易見且易感:

想想家裡一坪多少錢、房租多少錢,卻要給雜物住?「空間」才是家中最寶貴的資產。

想想一年浪費多少時間在找東西?還常常找不到以致要重新購買,造成時間和金錢的雙重損失。

能整理好自己的環境,是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表現。

最好的生活就是周遭被喜愛的事物圍繞,這不正是「怦然心動」的生活嗎?

 

4.整理是人類的本能

我們都有大考前夕特別想整理房間的經驗,據說這屬於本能的「築巢舉動」,意圖打造一個得以保持專注的環境。

喬丹.彼德森教授說: "If you can't clean up your own room, who the hell are you to give adivce to the world?"(如果你連自己的房間都不會整理,你憑甚麼給全世界建議?)

所說的和劉蓉在〈習慣說〉中所說的「一室之不治,何以天下國家為?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外在環境是內心狀態的延伸,心境會反映在周遭環境。

詩經有云:「天生蒸民,有物有則。民之秉夷,好是懿德。」意思是人民是萬物之一,天生萬物都有法則,而人民的常性便是愛好美德。孔子讚美這首詩的作者是「知道道理的人」。

詩句內容旨在說明人都具有向上、向善的本能。即使是平常被視為骯髒邋遢的人,若問他喜歡待在乾淨的環境或髒亂的地方,他也必然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。

每個人都希望過著舒適稱心的好生活,其實絕大部分可以操之在己--環境自在舒適,物品樣樣稱心,所謂「舒心」,不過如此「簡單」。

大環境或物質享受或許我們能力有限,但關起來門來要過怎樣的生活,端看我們把自己放在怎樣的環境,而我們身處的小環境完全是我們自己營造出來的。

 

---

相關影片:如何快速且一勞永逸地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|JRLEE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胡花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