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聽房東說,我才知道「林園電影城」的名字由來,和「林園大粒肉圓」一樣,都是「林家花園」的簡稱,和高雄的林園沒有關係。我居然沒有想到這一點,真是太缺乏聯想力了。
 
第二天和鈺婷一起去看電影,看了兩部:《明日的記憶》和《反恐戰場》。這篇要寫的是《明日的記憶》,由渡邊謙、樋口可楠子主演,兩人的外型和演技都恰如其份,就連催淚彈也放得很自然,雖然只是講述阿茲海默症發病過程、沒有多少情節進行,卻能吸引人、打動人。
 
 
 
 
這不是我第一次看相關題材的片子,我以前看過《長路將近》,講女作家艾瑞絲年輕時鋒芒畢露的聰明和才華,年老時卻得了阿茲海默症,她的夫婿貝里一直不如她、並一直仰慕她、在背後支持她。但老了以後情況反轉,艾瑞絲的智力退化得連生活都不能自理,貝里變成夫妻關係中的強者,還是用巨大的耐性照顧脆弱無助的艾瑞絲;而《明日的記憶》中,著墨的也是病患與另一半的關係,後者比前者更動人的原因,除了文化和我們較相近(女性總是家中的照護者)之外,還有兩者的著重面相不同,如《長路將近》的貝里隱約有種「以德報怨」感--儘管妳不那麼愛我,我還是始終如一,似乎要證明妳以前的「錯待」,即使妳已經無所知覺了;而《明日的記憶》的枝實子固然也因丈夫生病,不得不出外工作,但也從工作中得到了成就,她的犧牲也不若《長》片的丈夫那麼大(容後再議)。關鍵在於夫妻間的對等和相愛,因此看完《長路將近》,會感概強人智者也敵不過病魔的摧殘,以及聰明變無知的殘酷無常;《明日的記憶》則以情感見長,使人感動於這對夫妻對彼此的依戀。
 
感想說得太多了,這該是篇電影筆記。由於如前所述,這部片看演技、劇情簡單(單薄?),所以要寫的只有三點(雷開始小心):
 
1.影片是倒敘法,片頭那一幕枝實子餵食雅行,場景是在安養院。意即雅行終究還是住進了安養院。只是若擺在片尾,將破壞全片營造的深情印象,所以用「不起眼的暗示」來陳述事實。枝實子的忍耐和犧牲還是有限度的,這是人之常情,但我們的文化會把這當作「可憐」或「不好說」的事情,尤其在這部強調「愛」的電影,彷彿恩愛夫妻不到頭,前面的努力就枉費了。
 
2.從片中可以看出,佐伯雅行年輕時工作第一,並沒有盡到作父親的責任。為求焦點集中(焦點是夫妻之情),佐伯父女之間的衝突僅用妻子的幾句抱怨話帶過,雅行對女兒的負欠感和彌補感,以及女兒對父親的埋怨和心理轉折,這些部分都沒有演出來。
 
3.雅行在自製的陶杯上刻下「枝實子」,是因為不想忘了摯愛之人的名字,然而手上還拿著杯子,別說名字,連妻子的長相都認不得了,雅行的用心終究徒勞無功。另外,兩人在橋上一前一後行走,依稀回到年輕時戀愛的時光,當年枝實子一定也常這樣靜靜跟隨雅行、望著他的背影,可是現在同樣的場景,卻全都變調了,還是這個人這個背影,卻已經不再是當年自己信靠的良人,教枝實子怎能不觸景傷情而悲從中來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胡花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